新时代公安标兵
选树公安标兵 | 凝聚前行力量
民警陈相:一位拿着手术刀的
(资料图)
网络侦查尖兵
陈相今年49岁,是清镇市公安局网安大队大队长。
有人说,陈相没有朋友。因为他不打麻将,不玩游戏,不去夜场;有人说,陈相兄弟多。大伙都愿意跟着他干,因为,他的办法多,在工作上有难题都可以找他解决;还有人说,陈相有点“怪”。有一次遴选去省厅工作的机会,他居然放弃了,他说他适合干点基层的事情;他当了这么多年的领导,却从未申请过单独的办公室,他都是和大家一起办公,他说这样好安排工作。
其实,在干网安工作之前,他曾是一名法医,从手术刀到鼠标键盘,可是一个不小的“跨界”,但对喜欢接受“挑战”的陈相来说,一切不过顺其自然。
在考大学的时候,正逢沈阳刑警学院前来招生,陈相考了西南地区第一名。然而,当接到录取通知书时,陈相看了又看,然后噙着眼泪把它丢进了垃圾桶。没有人能理解陈相当时的心情。因为家里穷,根本拿不出去外省上学的钱。他有一个姐姐,两个妹妹和一个弟弟。
结果,陈相到了贵阳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那时的陈相只想到赶紧毕业,找工作补贴家用。哪知,大三时,增加了一门课——法医学。陈相发现,这门学科不仅需要很强的专业知识,还要有缜密的逻辑分析能力,才能找出事实真相,这点让陈相来了兴趣。在一年多的学习里,陈相慢慢有了对职业的憧憬,想当一名警察。
毕业后,陈相以优异的成绩在社招考试中脱颖而出,如愿成为清镇市公安局刑侦大队的一名民警。
一切都是从零开始,陈相成了“老”法医民警出勘现场的“小跟班”。“老民警很有经验,基本不会出差错,但如果太凭经验办事肯定不妥。”在陈相看来,对同样的病症的病人治疗方案都不一样,这世界上绝对不会有相同的现场。所以,必须把“经验”上升为“规范”,有一套出现场的规范的程序,把该完成的“动作”认真完成了,才能最大限度防止主观臆断,防止出现漏洞或失误,才能经得起法律和历史的检验。
让陈相出名的是一起凶杀案,那时他32岁。
2006年,清镇市某地发现一个头颅,被塑料袋包裹着,很多杂草已将塑料袋穿破。
陈相给出了勘察结论,死亡时间已有4年。然而,在场的10多位专家却提出了反对意见——死亡时间在半年到一年之间。
数月后,案件告破。犯罪嫌疑人交代了作案时间,就在4年前。
陈相说,任何一个哪怕是很小的疏忽,就可能出现相反的结论。因此,他从不敢有半点马虎。
2007年,在犁倭乡的偏僻山村,一名16岁的少年死在了他哥哥家的一间小屋里。
尽管少年的哥哥嫂嫂常年在外地打工,但仍被列为重大嫌疑人。
那次勘查现场,让陈相终生难忘。
打开小屋的门,里面冲出的绿头苍蝇撞在脸上,隐隐作痛。踩在地上,软绵绵的,全是蛆虫。勘察时,需要不时地抖动双脚。否则,蛆虫会爬满全身。
屋里的气味没有任何人能受得了,陈相也不例外。实在受不了就跑到屋外吐,吐了又进去。3个小时,吐了二十余次,吐到胃痉挛。
最终,陈相给了少年的哥哥嫂嫂清白——少年死于突发疾病。
没有雷同,每个现场都是唯一的,在法医这项工作上,不能用经验去办事。
从事公安工作的23年时间里,陈相出勘现场3600余次,出具的7000余份鉴定报告“零差错”“零失误”。
由于陈相在工作中喜欢向传统、向经验挑战,善于学习、善于思考、善于改进,他很快成为刑侦业务能手。
2011年,全国公安机关集中开展追逃行动——“清网行动”。当时信息化手段还不发达,清镇公安的追逃行动还有很多突破不了的瓶颈。陈相动起了脑筋,他认为只要“逃犯”还活在地球上,必然会与人、与物发生关系,会产生“信息”,于是他针对每个在逃人员,设计数据分析模型,找到蛛丝马迹,在两个月的时间内,抓获在逃人员36人,其中7名为历年命案逃犯。
陈相算是清镇市公安局第一批有意识运用“数据汇聚、碰撞”来辅佐工作的民警,所以后来成立网安大队,他也“顺理成章”从一名法医成为网安大队大队长。
表面上看上去风马牛不相及的两项业务工作,在陈相眼里都是一样的,他只钻研了三个月,就迅速进入了角色。
陈相说,法医和网安其实都一样。一个是在现场找到有价值的痕迹和物证;一个是把行为特征变为数据特征,成为有力的证据。不论是手术刀,还是网络数据分析,我要做的就是让数据开口‘说话’,让案件真相大白!
2017年,辖区深山里的一个山洞中发现一具男尸,现场无任何可以关联的痕迹物证,大家焦头烂额时,陈相用一根棍子在山洞旁的一个火堆里翻出一张烧焦了的电话卡,电话卡是不是嫌疑人的?里面藏着哪些数据?电话与谁联系过……带着一系列疑问,陈相试了很多种办法,最终用读卡器的方式对着未烧焦的电话卡区域提取到了有用的数据线索,侦查员进行逐一排查,快速抓获了凶手并将其绳之以法。
家人眼中的陈相是一个“工作狂”,他不是在对数据抽丝剥茧的电脑旁,就是握着手术刀在开展活体检验的台子上。工作23年,公休时间累计不超过30天,他连中午都不休息,每天都在忙碌中度过。
有一天回到家里,妻子突然问陈相“儿子都要高考了,他想报考刑警学院,这十多年,你从来没去参加过他的家长会,后悔吗?”
陈相的回答是“我是警察,有遗憾但不后悔,儿子说要考刑警学院,从这一点我就知道他是理解我,支持我工作的!我可是他的榜样!”但陈相随后借故上厕所跑到卫生间偷偷流泪。
嫂子说,“那是我第一次看见他哭。”
“如果说公安局要树立一个标杆,给大家树立一个学习的榜样,我第一个想到的人绝对是陈相!”清镇市公安局政工室主任王安明说。
从警23年来,陈相先后获得过“贵阳市政法系统十佳民警”“贵阳市信息化应用先进个人”等荣誉,贵阳市公安局授予陈相个人三等功两次、清镇市人民政府授予陈相个人三等功一次。
“怎么样的人生才有价值?”陈相心里的答案和平常人不太一样。“不是找了多少钱,当了多大的官,人生才有价值,而是要看你做了哪些事,有没有留下值得回忆的东西。不仅要对老百姓有交代,还要对自己有交代”。
标签:
Copyright © 2015-2022 纵横旅游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浙ICP备2022016517号-12 联系邮箱:51 46 76 11 3 @qq.com